2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簡稱《目錄》)2016版。細研《目錄》,共涉及到8項汽車零部件產品,包括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機和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電附件、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能量回收系統、燃料電池及材料、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和3D打印。
其中,有些新興產業已經引來行業內外投資熱潮。如今,在《目錄》的指引下,這些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必將吸引更多產業投資,成為未來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風口”。
汽車電子
汽車電子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包括電控單元、控制和軟件技術、電控執行機構。其中,汽車電子芯片領域的投資近年來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有關機構預測,我國汽車電子芯片行業需求將持續增長,到2021年,汽車電子芯片行業需求規模將達到約500億元。
藍海之下,國內芯片生產商也加大技術升級力度,力求用“中國芯”替代進口芯。去年,蘇州一家企業自主研發出新能源汽車直流大功率充電樁用核心芯片,打破國外壟斷,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核心芯片首次實現國產。如今,《目錄》可謂給汽車電子如火如荼之勢又添了一把柴。
制動能量回收系統
制動能量回收是電動汽車與混合動力汽車的重要技術之一。受車輛狀態不同等因素影響,一般可實現能量回收10%~20%。因此,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采用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制動能量回收涉及整車電控、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多方面,技術相對復雜。
近年來,國內自主零部件企業在此核心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比如亞太股份成功開發了制動能量回收控制與ABS相集成的新能源汽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武漢元豐也與國內汽車企業、院校合作開發了基于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的液壓ABS。在循環經濟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勢下,能量回收系統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新能源電機和控制系統
電機和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核心組件,其技術水平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新能源汽車電池相比,電機和控制系統自主研發水平較弱,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這項核心技術也有了長足進步。
2016年,匯川技術與瑞士Brusa合作開發減速機、HSM混合式同步電機以及乘用車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近日,方正電機與玉柴股份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展開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車驅動系統。隨著國內電機和電控系統產業鏈的逐步完善,本土化率不斷提高,市場增速有望超過新能源汽車整車市場增速。
燃料電池及材料
目前,除發展純電動汽車外,以氫燃料、甲醇燃料為主的新技術也成為整車廠與零部件公司關注的重點。2017年,我國對于燃料電池車的補貼政策也促使燃料電池及材料成為投資熱點。通用汽車與本田汽車宣布聯手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并量產新一代燃料電池系統和氫儲存技術。
國內零部件與整車企業也開始著手布局這一新興產業,如德威新材與美國混合動力有限公司去年簽訂協議,共同發展及促進氫燃料電池技術;南京金龍與加拿大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研發企業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自主制造技術等。